张剑霄:百岁老人与“三”的契合
来源:   发布日期:2021-04-21   浏览次数:

自古以来,“三”是个颇受国人青睐的数字。如古代三皇、孟母三迁、道家的三一或三花、唐宋时期官职的三少、书画中的岁寒三友,以及三维空间,天、地、人的三元世界,等等。

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,一位沐浴世纪阳光雨露的老前辈,他的名字和人生片断已成为这所大学的一段传奇。2010年6月,学校特意为他举行了百岁寿辰暨从教60周年庆祝会。他,就是著名的结构专家张剑霄教授。在他的风雨人生中,有着许多和“三”的契合。

从他的生活经历看,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。1933年6月,22岁的他从北洋大学土木系毕业,辗转在上海、重庆、天津等地从事工程设计与建造工作;1949年9月,他自上海应聘至沈阳工学院建筑系,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;1956年,他来到西安,成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首批建设者和并校时的五位二级教授之一,随后一直在这所大学教书育人搞科研。如今,退休在家的他耳聪目明,乐享人生。

1950年秋,东北工学院开始动工建设南湖校区。在滚滚热潮中,四大学馆陆续建成,成为校园胜景。其中,1952年建成的冶金学馆、建筑学馆和1953年建成的机电学馆,都有张剑霄教授倾注的心血,他主要承担了这三大学馆的结构设计工作。

新中国成立之初,全国工业百废待兴,研究资料匮乏,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欠缺不详,加之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,结构计算的基本依据匮乏,给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,施工作业可谓障碍重重。

张剑霄教授顶着巨大的压力,和刘鸿典教授、郭毓麟教授一头扎在工作室,不舍昼夜地开展工作。工作室的三张工作桌上,摆放着图板,几盏100瓦的吊灯也常常从黄昏亮至清晨。虽然桌边支着一张单人床,但张剑霄教授很少去打个盹。就这样,张剑霄教授对建设工程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计算,数据一出来就立即传给施工单位。

张剑霄指导青年学生

到西安后,年逾不惑的张剑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,在科研、教学、生活三领域,酣畅大写意,谱写了独特生动的三部曲。

对于西安城的百姓来说,昔日的鼓钟楼只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象征,真正起报时作用的,是钟楼北面西华门十字东南角的西安市报话大楼。市民对这座朴素简洁、线条清朗的报话大楼,始终怀有特殊的情感。

每逢整点,报话大楼的电子钟就会奏响“东方红,太阳升”的旋律,清亮悠远的钟声,将准确的时间报告给西安市中心的大街小巷。每当这时,那钟声的飘逸,又会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几分令人怀想的宁静。

西安市报话大楼,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早期标志性建筑之一,落成于1965年。几十年的风雨中,它亲历了这座城市从荒凉走向繁华的日日夜夜。几十年来,它就是西安的“北京时间”。这座楼宇的建筑设计技术负责人之一,就是张剑霄教授。这座大楼,是他为西安城市建设作的一个重要贡献。

张剑霄在报话大楼的结构设计中,采用了和现代建筑普遍运用的现浇技术不同的升板结构,即先把周边的群柱立起来,楼有多高,柱子就立多高。随后,把全部楼板一层层升上去,然后在孔里塞上插销,把楼板整个支起来。

但是,升板结构对楼柱的稳定性以及施工作业要求非常苛刻。在当时,群柱稳定性一直是建筑施工的技术难题。张剑霄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,指导进行的“升板工程群柱稳定”模拟试验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被纳入“国家《升板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》的补充规定”,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
有趣的是,与报话大楼隔街而望的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同为八层结构,与报话大楼同期建设施工。两幢建筑分踞北大街东、西两侧,如同双子星俯视着街上的车流和行人。该建筑的结构计算工作,也是由张剑霄教授主持完成的。

20世纪70年代,在我国第一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写中,年逾花甲的张剑霄指导学校青年教师,把有关的力学公式尤其是高层结构中的剪力墙结构、框架结构的公式,全部手工推导了一遍,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规范中的疏忽和不足。1974年,该设计规范正式问世。

张剑霄教授还是学校的第一个研究生导师。1962年,学校开始招收三年制研究生,一共招收了两届。张剑霄先后招收了两批、共三名研究生。20世纪80年代,学校恢复培养研究生,年逾古稀的张剑霄教授仍然活跃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。

张剑霄教授是学校率先采用英文教材教授研究生课程的教师之一。在钢筋混凝土、板壳理论等课程中,张剑霄采用双语授课,其纯正、流利的英语发音让外教都以为他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博士。

1989年3月,78岁的张老退休,淡出教学、科研领域。

如果说科研、教学上取得的成就,让人们对张剑霄教授大为叹服,那么,他与老伴李竞淑相濡以沫七十余年的爱情和婚姻已情逾钻石,让人们惊羡不已、啧啧称奇。

1935年,张剑霄和同岁的李竞淑结为伉俪。两人历经时代变革中的跌宕起伏,携手走过漫漫人生中的七十多个春夏秋冬。也正是在李竞淑的悉心照顾下,张剑霄教授才能一心一意埋首耕耘,严谨治学,执著科研,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结构专家和教育家。

生活中的二老喜欢安静,家里最显眼的是客厅里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,两人常在一起研读书籍,讨论读书心得。多年来,张老养成了每天都读英文版《中国日报》的习惯。

尽管年纪渐高,但张剑霄、李竞淑老两口精气神依然十足,思路清晰、谈吐流利,扫地、热饭、洗碗等家务活也很少让家人帮忙。几年前,九旬有余的张老还经常出现在行政楼广场的主干道上,一手拿着一份英文报纸,一手提着菜篮子,篮子里装着两把青菜和一块豆腐。如今,张老下楼次数有所减少,但锻炼却持之以恒。“我给张老师安排的任务是每天扫地,他扫完地我还要检查,扫得不好还得重扫”,李竞淑老人说。

原载《漫游中国大学---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》,2011年,(作者:李友海)

上一条:赵文钦:春雨润物细无声
下一条:陈叔陶:甘为桃李化尘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