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校门背后的那座大楼,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最早落成的建筑之一,现在通称教学主楼。
教学主楼建于1955年学校筹建之时,建筑面积12247平方米,由上海华东设计院设计承建。整座楼古朴端庄,楼体局部精雕细琢,中式的简化斗拱、柱脚与西式的团花、屋顶完美结合,显示出设计者巧妙的构思,也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建筑的风格特色。
教学主楼在一马平川的庄稼地上拔地而起,与西南面的大雁塔遥遥相望,时代的新兴与历史的遗存面面相对,教学主楼气宇轩昂、意气风发。
楼宇沧桑记往事,风华岁月忆故人。建校初期,教学主楼也是校部机关行政办公所在地,首任院长甘一飞的办公室也在这里。为学校筹建和早期发展,甘院长殚精竭虑,给师生留下了难忘印象。
甘一飞是陕西华县人,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读书,是“一二·九”运动学生领袖之一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他在晋西南地区领导对敌斗争,开辟敌占区地下交通线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甘一飞曾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和《陕西日报》社社长。
1955年2月,甘一飞调到中央建筑工程部,不久即奉命筹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,任筹委会副主任(时任建工部教育局局长的王台为主任),主持学院筹建工作。
1956年9月12日,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顺利开学。
当年,新建成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,周边是清一色的田地。夏天,雁塔路两旁种满了庄稼;冬天,从学校向北望去,映入眼帘的,只有远处的明代古城墙和田野中零星的荒坟。通往城里的道路全是黄土铺就,晴天风卷黄云,雨天遍地泥泞,夜晚还有狼嚎。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西安新校址的师生们看到眼前的景象,许多人不免有些失落。
开学后,一些师生对学校简陋的条件有不少抱怨,甘一飞院长亲自做他们的工作。那段时间里,校园里经常见到他忙碌调查的身影。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不能安心上课、食堂饭菜不合口味、宿舍厕所不能使用等大事小情,都找甘院长反映,随后迅速得以解决。
“甘院长待学生和蔼可亲,做事情雷厉风行”,这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。与同学们对甘院长平易近人的印象相反,很多当年的学校干部对甘一飞的印象则是对下属要求极其严格。甘一飞院长要求学院大小干部每天晚上十点以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,他自己也是如此。每天晚上,人们经常看到,甘一飞背着双手行走在校园内,这是他去各个系科办公室检查干部晚上到岗工作情况呢。
甘一飞是从大学里走出的革命干部,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性,对学校教授十分关怀。1958年,国家提出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方针,有人准备将刘鸿典、张剑霄等一批教授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。此动议上报到甘一飞那里,他断然否决,认为这是大材小用。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,学院物资供给严重缺乏,甘一飞提出要给予学院中从事教学科研的教授额外照顾,不能让他们饿肚子。为此,他经常深入基层,了解教师的饮食健康状况。
甘院长治理学校,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发扬民主作风。他提出“苦干三年,大干五年,五年赶八年”的口号,凝练了“民主团结、踏实深入、乐教好学、艰苦奋斗”十六字校风。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,学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为学院以后的教学、生产、科研等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甘院长的带领下,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在学校建设中表现出了迎难而上、不畏艰苦的精神。《西安日报》还专门发表社论进行广泛宣传:“把这种精神用之于建校,学校定会建设得更好;把这种精神用之于学习,学习会取得更大的收获……原有各校的一切优点和优良传统,定能得到保持和发扬光大。”很快,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在当时西部地区高校中有了名气。
1956年,周恩来总理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《政治报告》里提出了“向科学进军”的号召,学校立即响应,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高潮。
当时,学校的科研机构尚处在组建之中,专业研究大部分依托教研组和以研究项目组成的“初级组织”。甘一飞热情动员这些“初级组织”积极开展科研活动,努力开展社会服务,借以迅速提高教学科研水平。为了减轻一些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授的负担,甘一飞建议他们可适当少担任一些教学工作,多从事科学创新研究。
为此,学校还克服困难,采购了很多大型试验模型(每台达万余元)供他们研究使用。当时在校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在全院科学报告会上称赞说:“学院在科学研究的速度上是很快的,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,使我感到惊奇,对初搞科研的学院来说,能够取得这些成就,是巨大而辉煌的!”
20世纪50年代后期,全国统一征集通用大学教材,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主持、主编的高质量通用教材达百余套,这在陕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。
学校积极探索生产、科研、教学“三结合”的新模式,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“真刀真枪”的设计实践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同学们先后参加了西安市报话大楼、西安医学院教学大楼、本校图书馆大楼和行政办公大楼的设计工作;还有不少学生在实际考核中有一到两个工种达到三到五级的水平。在首钢大型轧钢厂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56级学生,为钢厂完成了四百余张设计图纸。
战争年代走出的革命干部都有那么一股韧劲。甘一飞就是这样一个人,做学校的各项工作事事为先,不甘落后。在他的领导下,当时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不仅在科研、教学方面走在陕西高校前列,在文体方面也成绩斐然,称雄西北。
学院文工团在当时西北地区高校中首屈一指。校管弦乐团、合唱团经常和国内、国外的一些高校文艺团体进行交流演出,学生合唱团深入农村,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演出;在戏曲、音乐方面大搞创作,自编自演,用高昂奋进的作品来凝聚人心;体育方面,学校劳卫制达到4个100%,很多学生运动员打破了陕西省纪录和全国纪录。
学院配备了当时国内高校一流的体育设施,足球场、篮球场、排球场、游泳池、单双杠、高低杠、鞍马等一应俱全。在校园内,时常可以看到甘一飞院长带领学生们迎着朝霞集体晨练的情景。
在运动会场地上,每当甘一飞院长和其他教工一起参加体育竞赛,全场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。他这种重视体育运动并亲自参加体育锻炼的精神,大大鼓舞了同学们的体育锻炼热情。
20世纪50年代初,新中国的建设百业待兴,人们沉浸在对革命事业的蓬勃热情中,拥有强健体魄和具备高水平体育技能的人被公众所推崇。国家从苏联引进“劳卫制”,鼓励人们积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。
建校伊始,学校就将体育锻炼看作强健体魄、磨砺心灵的必要前提,格外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,统筹安排各项活动,规定若干制度,使全校师生员工在课余时间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。
在甘一飞院长的带领下,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综合实力在当时的陕西地区高校中名列前茅。直到今天,一些老校友提起当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成绩,仍是啧啧称赞。
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建校之初种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,恢弘古朴的教学主楼仍在那里默默地叙说着那些流年经变的故事。每当人们徜徉在教学主楼旁欣赏郁郁葱葱的松柏、紫荆时,又仿佛听到了学校师生当年的建校誓言,看到甘一飞院长迈着矫健的步伐朝大家走来……
原载《漫游中国大学---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》,2011年,(作者:崔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