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鸿典,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、著名建筑教育家、 书法家,并校初期5位二级教授之一。西安建大首任建筑系主任,为学校获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权、建立建筑教育体系等 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耄耋之年仍以病弱之躯无尽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,于80岁高龄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雁塔校区教学东楼,西安建大早期建筑之一,与教学主楼、教学 实验西楼构成一个建筑群落的有机体。教学东楼最早是建筑系的教学与办公楼,现在叫作建筑学院。
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时,刘鸿典是建筑系首任系主任,任职长达10年,是学校5位二级教授之一。
教学东楼自落成至今,始终是建筑学院师生的大本营。当年刻写着“建筑系”的石匾,因东楼门口整修改装而拆除,如今仍立靠在楼边的角落,石匾上“建筑系”三个字是刘鸿典教授的亲笔。
刘鸿典的书法作品蜚声学界内外。当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校牌、校徽,均采用他的墨宝。他的水彩画曾得童寯的真传,又受教于著名水 彩画家张充仁。20世纪50年代,他曾当场为学生画一幅幼儿园设计方案的建筑渲染图,20分钟一气呵成,色彩绚丽引人入胜,当即成为方 案讨论会上的亮点。
如今,刘鸿典教授的石像坐落在东楼门口,老人家手执画笔,日日月月年年,与出入教学东楼的建筑学子颔首招呼,催促着大家努力奋进。
在教学东楼,或者说是在建筑学院,再延伸到整个校园,刘鸿典教授永远是师生的偶像。
刘鸿典出生在辽宁省宽甸县步达远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,由于当地的封闭与落后,12岁才得父亲微许开始读小学。先是在五里外的邻村读村立国民小学,15岁时又“不惮辛苦,跋山涉水数百里”前往安东县立元宝山小学,高小毕业时差不多17岁了。1929年月,刘鸿典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时,已经25岁,而他的老师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时,也才27岁。
刘鸿典是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二届学生,跟随梁思成、林徽因、童寯、陈植、蔡方荫等建筑大师学习,是我国“建筑四杰”的直系传人,也是新中国早期绝少的几位没有留洋经历的著名建筑师之一。
刘鸿典从事建筑设计,可谓成果累累,他设计的建筑作品从北到南,至今留存不少,且颇多经典。
新中国成立前,他曾在上海搞设计,上海市的中心游泳池、中心图书馆、虹口中国医院、淮海中路上方花园风格各异的独立别墅、福州交通银行、南通交通银行、杭州交通银行,等等,不少作品至今仍是当地著名的标志性建筑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他担纲完成了东北工学院校园总平面图、东北工学院冶金学馆、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教学楼、淮南矿区火力发电厂、东北大学(南 湖)学生宿舍和教师住宅等设计,还于1950年参加了沈阳工学院新校区的设计规划工作。其中,由他主笔的东北工学院校 园总平面规划设计图,主题鲜明、气势雄伟,功能分区合理、道路贯通,疏密得兼、景观环境幽美,前临南湖公园、后滨浑河,真是最完美的“花园式校园”。
刘鸿典教授(左二)指导学生设计
这样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建筑大师,却有着许多坎坷的人生磨难。
“九一八”事变打断了刘鸿典的求学生活。 他随着东北大学一起流亡,经历种种波折,终在 沪续课、修完学业。
1933年,刘鸿典毕业离校,却不能回到家乡报答父老乡亲,无奈中只得在上海谋生。他在上海生活了 17年,为上海设计了许多经典建筑,但是作为东北人的刘鸿典,“流浪”是他难以忘怀的记忆,“在上海举目无亲,一天没有职业,生活便马上感受到威胁”,所以刘鸿典又说他在上海的设计,都是“为生计而设计”。
刘鸿典刚到上海时,有一次到老师的事务所帮助画图。刚一进大楼的电梯,就被电梯服务生赶了出来,因为他穿的是粗布棉袍。活得要有尊严, 由此成为他的人生目标。
当新中国的成立给了每一位中国人以莫大的尊严时,他毅然“不受谣言蛊惑,甘心情愿留在新中国投身教育事业”,欣然接受东北工学院的聘请,返乡任教,以极大的热忱,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建校工作,由此开始实现自己“为人民祖 国而设计”的建筑理想。
1956年,刘鸿典担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、教授。他秉承东北大学梁思成、童寯等先师的教育理念,开创了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,成为首任硕士生导师。刘鸿典对学生要求极严,凡不结合实际的题目,空泛的理论性论文, 是绝对不会被通过的。
刘鸿典在近四十年的教授生涯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。从东工到西安建大,他教过的学生,大都成为相关学科的开拓者和国内外知名学者,成为院士者有之,获“建筑大师”称号者有之、担任各建筑设计院院长者有之,在大学里担任教授、博导者,更是不乏其人。
建筑学院楼前刘鸿典先生的半身石像,就是刘鸿典的“关门弟子” 张正康建筑师(前甘肃省建筑设计院院长)以兰州校友会的名义捐赠的。
在生命的最后十年,刘鸿典以病弱之躯无尽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。他参加《中国大百科全书•建筑•园林•城市规划》《美术辞林》《陕 西省地方志》等大型辞书的编撰工作;主持华山风景区及多个城市规划的评议会;参加兵马俑二、三号坑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、临潼贵妃池规划设计论证,广州市游乐园设计;西安火车站、西安市南大街拓宽工程等多项设计方案的评议;担任研究生指导组组长,参与评审职称论文, 他始终满腔热忱、不遗余力。
刘鸿典先后于1957年、1983年两次递交入党申请书,并于1985 年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这年正逢他八十大寿。在校党委专为他举行的“入党、祝寿”双喜庆祝会上,他表示更要以“老骥伏栃”的精神把知识献给人民。
1995年8月,曾担任张学良将军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的洪紡, 受张将军之托,从美国檀香山专程到91岁的刘鸿典教授家探望。刘老设家宴款待贵宾,席间叙谈东北大学的峥嵘岁月、校史掌故,非常高兴。翌 日清晨,刘老梳洗整装后,对儿子刘垦说:“我要走了……”当日下午即安然仙逝。
未留遗言,也应该没有什么放不下吧.
原载《漫游中国大学一一 安建筑科技大学》,2011年(作者:周春芳)